潮汕妈宫数百座,而最早者,按史书记载乃南澳岛深澳天后宫。明万历二年(1574)饶平县陈天资主撰《东里志》载深澳妈宫“宋时番舶建”。四年由南澳镇副总兵晏继芳,从东北侧海滨移建于此。十一年副总兵于嵩重建,清康熙三年(1664)杜辉降清,徙澳民于苏湾,天后、关帝神像俱舁于广省。至康熙二十四年总兵杨嘉瑞从厦门移镇南澳,澳民往省城迎请两像,广人不允,互控于官,官令卜之于神,回关帝像,天后像则祀于省城之油栏门外。二十七年妈宫未修,忽夜半雷雨产一灵芝,紫色金茎,长七寸许,杨嘉瑞以灵芝之瑞为天后著灵,因建庙,遣人往湄洲岛祖庙割香刻像祀之。后多次修建。已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署澳镇刘梦金、原澳镇林国彩、署澳镇马琳同捐俸重建;道光十三年(1833)澳镇庄芳机、沈镇邦、署同知崔、易长华等官兵捐俸重建。日寇侵澳时烧毁左石狮。1949年修葺。“文革”中受破坏。1984、1987年乡民捐款小修。 1995年初台胞李文龙先生捐人民币十万元,加乡民乐捐总共23万元,从八月至越岁六月重建了主座(升高0.8米),重塑金身。2003年用约30万元重建中座,2004年用约25万元重修前座。2006年春至2012年冬,以蔡瑞杰为首理事会,幸获善信乐捐逾80万元,换新主龛及全部附龛、案桌、卧房与修妆房、两根木雕横桁、两根不绣钢旗杆,加筑石板围墙、庙外厨房,并修建连墙潮音寺屋顶及更换其前后佛龛等。至此,全庙重光,美轮美奂,神恩浩荡,庇国安澜。
今庙坐东南向西北,分三进,阔11.2米,深32米,建筑面积358平方米。门前埕600余平方米,一对石狮、四株古榕、一块明陈副总兵《南澳山种树记》碑石,把古庙映衬得分外庄严。其大门石楼,置三门,雕艺精美。直形门匾刻“天后宫”,飞龙环绕。中座两支大石龙柱,各高约3米,石雕活龙活现。1958年3月11日近午,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来此赏赞,嘱要把它保护好。1986年12月11日,中国散文大师秦牧伉俪等也至此赞叹不已。庙于1981年9月被列入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观赏者络绎不绝。
深澳天后宫理事会立石
20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