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4-86897548    微信号:sacatv    QQ:1967900900    电子邮箱:sacatv@163.com

关注​​深澳息
了解更多本地人文&地理&历史
www.shenao.cc
原汁原味清代古建筑康氏宗祠
来源: | 作者:康子澄 | 发布时间: 2022-05-20 | 9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康厝祠坐南朝北偏东,前临大海,后有荫城,背靠金山。其两侧配套有巷包护厝,有阳埕及围墙。设有外门楼,额京兆世家,外门楼前为外埕,朝议大夫官旗墩,有戏台及书斋等建筑物。

南澳县康氏宗祠,本地俗称“康厝祠”,堂名“裕德堂”,位于南澳县深澳镇新街107号。是乡人称为“康百万”的五世祖康耀德、康耀美兄弟,于清嘉庆庚申五年(公元1800年)年动工,清嘉庆癸酉十八年( 公元1813)建成,是南澳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经历过1918年7.25级强烈地震,至今结构完好的清代中期祠堂建筑。

康厝祠坐南朝北偏西,前临大海,后有荫城,背靠金山。其两侧配套有巷包护厝,有阳埕及围墙。设有外门楼,额京兆世家,外门楼前为外埕,朝议大夫官旗墩,有戏台及书斋等建筑物。祠堂总面积3093.96平方米, 其中现存建筑面积达1528.8平方米,有房52间,规模颇大。

康厝祠为三间二进式,采用硬山式屋顶,系土木石瓦结构。前进凹肚门楼为全石构,设有石鼓一对。有两侧梁架及壁肚各有石雕,不乏精品,其中两侧层檐倒吊镂空石花篮甚有名气,是为潮州镂空石雕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之实物,难得珍贵。祠额刻“康氏宗祠,回照“和气致祥。前进厅屋架为穿斗式并配套有各种木雕花胚,两侧有库房;厅后是天井,天井两旁庑廊墙壁上嵌有清嘉庆六年辛酉科二甲第二十名进士四川岳池人康以铭所题写之“孝悌忠敬,义礼廉节” 祖训石刻8幅。

康厝祠是清中期由先祖倾资所兴建。如今可见,其规模格局足够分量,是大气之作。放在当时或如今的南澳岛上,用最字形容确不为过。康厝祠的石雕非常有趣,且全都集中在前进凹肚门楼内,包括石壁,石鼓,石梁载,石花胚,石鳌鱼,石花篮等。门前油麻石打造的一对名盖九县的石鼓,九县当然就是潮州九邑了,由此可想象当时先祖建祠堂之意气风发。作为清中叶的石雕作品,这对石鼓确实漂亮。凹肚内的马面坡屋架是全石质。梁载上的石雕花胚几乎可以用塞得满满来形容,所饰皆为传统题材。载下有鳌鱼,衔书飞凤构架。整个石雕组合中,以屋檐下的一对倒挂石雕花篮称最,尽管其比后来清末民国初的潮州石雕水平不及,但这是潮州石雕之镂空雕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之实物,十分珍贵。

康厝祠天井后之拜亭为连廊式,其梁架木雕甚精美,尤以狮座令人赞叹。拜亭后入大厅处设有八扇屏门,门上雕塑彩绘为现代重妆。屏门后大厅上悬“裕德堂金漆大匾,厅中设案几神龛,龛内奉康氏始祖,及下二至五世祖神位。神龛两旁,另立有四世祖之补祝寿屏。大厅梁架为抬梁兼穿斗式,楹载间花胚均为清代原物,细致精美。

康厝祠拜亭两侧不留天井,而地面和屋面直接向左右横跨接过两旁庑廊,此做法可为祠堂内增加更多室内活动空间。康厝祠的拜亭层架上所配套木雕十分精美,如两副狮座,如诸多载下雀替。按资料介绍,这些皆为清嘉庆五年至十八年之原物,原汁原味,而此可为潮州木雕提供一个确切始建节点,十分难得。

康厝祠的屋顶承重梁架一样精彩。其前进门楼外是石构梁架,门楼内则为木构梁架,系穿斗式。在结构中,桐柱下的斗座化而饰为花卉木雕。从样貌上,有几分明代潮州木雕的遗风,然比之更精美繁复。当然,若对比清末的木雕,此处又显古朴厚重些。这是明代潮州木雕往清代发展及至清末民国乃至现代,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实例。康厝祠的后进厅龛眉上横幅,有对凤雀替装饰,按相关资料介绍,此处对凤系为中原古建遗存之装饰。大厅两侧梁架是抬梁兼穿斗式,为三载五木瓜内脏十八块花胚的样式,其上䕫龙纹饰木雕插件甚多且具特点,载下由佛教摩羯演变而来的鳌鱼也非常有意思。

1950年解放后,康厝祠曾是农会、乡政府的办公地址,也曾作为粮食仓库、“五七”干校宿舍,围海造田连队宿舍、食堂、大队碾米厂等用途。1981年南澳县人民政府把康氏宗祠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归还原业主康氏宗亲收管。2004年广东省地震局立碑“地震遗迹” 加以有效保护。2014年南澳县颁发康氏宗祠保护范围平面图(红线图)。2015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汕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康氏宗祠"汕头市示范文化祠堂"的称号。2017年广东省文化厅下拨祠堂维修款(一期),修复门楼、两廊、拜亭。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康氏宗祠门口大埕、旗杆座、书斋、戏台、照壁等多处被一些单位和群众拆除和占用,至今尚无法归还,实为遗憾! 

2014年南澳县颁发康氏宗祠保护范围平面图(红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