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澳城遗迹
南澳城遗迹位于总兵府后的武帝庙南侧(部队顶马井边),是南澳城的一段城垣。该城垣约长5 0米、高5米、厚2米,用条石纵横交错叠筑而成。南澳城的遗存还有清康熙年间的北门百匾“观澜”和西门石匾“望霞”(门匾存放于总兵府内)。
明万历三年(1575)明朝廷决定设立“闽粤南澳镇”,派驻副总兵,兼领福建南路、广东东路水师。首任南澳副总兵白翰纪筹建南澳城,因积劳成疾病亡。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后来建成的南澳城称为白城。万历四年(1576)第二任副总兵晏继芳开始全面兴建南澳城。副总兵于嵩、郑惟藩、何斌臣和清代的总兵杨嘉瑞、同知姜宏正、同知齐羽中等先后修建。
南澳城在明代时高2丈2尺、厚5尺、围5 00丈、面宽7尺、濠深8尺。清代时高2丈2尺、厚6尺、围619丈,城内面积约500亩。清代时西北319丈属福建(由左营把守),东南300丈属广东(由右营把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