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神庙总管
“二月二拜土地”是深澳古镇民间习俗,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妈寿诞,除城隍爷外,妈祖、关公、玄天上帝、伽蓝爷,伯益公、三保公、真君爷、三官爷、双忠爷、风神、水仙爷、田心公、石娘妈等全镇所有土地公妈的神像,都集中到庙神总管的北关外土地庙,接受拜贺,赏戏欢庆。按民间传说,这习俗是100多年前清朝同治年间,邑人陈世彰提台(即提督),为谢神思,而下令形成的。
陈世彰于(道光年(1821-1850)初,出生于深澳贫户,小孩时,患臭脚疾,上山为人牧羊。
有一天,他坐在山上放牧时,精神过份疲劳,山风习习,野花芬芳,不觉睡去。恍惚间,耳边传来北关外土地庙公的声音:“这是陈提台的羊,你们要看管好!”他听此语正想看一下是谁在为他守羊,四顾并无人影.也未见庙公,只有山羊在附近悠闲吃草,一只也不会丢。
原来,这是南柯一梦。他好生奇怪,回味刚才梦中庙公的话:“这是陈提台的羊。”沉思起来,眼前,似乎浮现自己当上提台,坐在轿上,受到前呼后拥的荣华富贵情景。越想越高兴,喜上眉梢。
牧羊归乡,他到北关外土地庙烧香跪拜,许愿说:“庙公啊,贫奴非常感谢你的金言。日后若真的当上提台,我封赏你为全深澳神庙公妈的总管!”
后来,他去从军水师,征战海上,英勇奸贼,果然累功于咸丰九年(1859)任金门镇总兵,同治年间(1862-1874)升任浙江水师提督。
衣锦还乡时,也就信守诺言,选择土地公生日前夕的农历二月初-日,派人吹喇叭,打锣鼓,把乡里及附近山间各神庙公妈木雕像,放进竹筐里,披上红布,全部请来安置在这北关外土地庙内。
越早,即土地公生日,陈提台在庙前敬香拜毕,当众宣告:“本官末发达,在山野守羊时,幸得北关外土地公,说羊是‘陈提台的羊’。我许愿,来日若真成提台,就封他为总管。全赖神佑,本官如今真成浙江水师提台,我也言必信,行必果,令告诸神和众乡亲,这北关外土地公,为全深澳庙神总管,每年土地公生,众神都来此集中贺寿,不得违背!”
说毕,庆寿开始,敲锣,打鼓、吹喇叭,潮乐助兴。数张大桌上,摆满煮熟的猪头、鹅、鸭、大、长面、面包等丰盛的牲礼,供众神享受。香烟缭绕,人声鼎沸。村妇拥挤,分别用放着家人衣衫的篮,插上香,下跪说好话,祈祷土地公妈保佑合家平安,叫“赞福”。
是夜,还张灯结彩,在庙前临时所搭的戏台上,演出木偶戏,给众神欣赏。
越日初三,再把众神像请到东面数百米远的张氏厝前,进行拜祷,是夜也在所搭棚上演木偶戏。
初四日,又移至西面数百米远的郑氏厝前,照例拜神演戏。
至初五日上午,才又敲锣打鼓,把各神像请归回到各自的庙里去。
这习俗,传至1950年社会鼎革时才被迫停止。1990年以来,喜逢政通人和,北关外土地庙幸得修建,2011年4月重建。自90年恢复习俗以来,初一,敲锣打鼓到集镇内各神庙及周边土地庙,将土地公妈神像或香炉共36位请到北关外土地庙前;初二、初三,接受拜贺、消灾、赞福,诵经、赏戏;,初四,又敲锣打鼓把各土地公妈请归回到各自的庙里去。不过,现在没到张氏、郑氏厝前(外东、西街)去拜神,还有将演木偶戏也改为投影播放潮剧了。
文章参考林俊聪《南澳岛传奇》(根据1993年9月23日深澳人柯仰成、陈木口述整理),2012年2月23日(农历正二月初二)康子澄再整理拍照.












